![]() |
6月8日下午,内蒙古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到我院考察交流,分别前往三坡三棟107室和文化研習基地,開展座談并參觀展覽。内蒙古大學考察團蒙古學學院院長吳英喆、行政辦主任包木仁、教務辦主任寶勒爾、海銀花副教授及畢其倫、彭鞑茹罕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語文》編輯部主任兼《中國語文》副主編劉祥柏,我院副院長陸曉芹、康忠德、何山燕以及我院教師代表與會。
座談會現場
吳英喆發言
陸曉芹發言
劉祥柏發言
會上,專家們就民族語言文字與文獻的教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交流。陸曉芹介紹了我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情況,期待能結合一帶一路發展,響應國家政策,推動民族語言文字研究與教學。
吳英喆介紹了内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的辦學情況,并向大家展示了契丹字的發現、來源和發展,他希望能與我院展開合作,推進南北語言文字的交流,并在語言博物館展出更多契丹文字相關内容。
劉祥柏表示,我們要結合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以綜合的視角交流語言文字。他以滿語和庫倫為例,鼓勵大家通過開設培訓班、舉辦講座等方式進行交流合作及宣傳推廣,劉祥柏鼓勵青年學者積極投稿語言文字相關文章。
互贈禮物
“坡芽歌書”剪紙長畫卷
會後,内蒙古大學與我院雙方互贈禮物,并前往文化研習基地參觀語言博物館及剪紙藝術展。剪紙藝術展主題為“剪紙藝術展解述中國富甯壯族坡芽符号密碼”。壯族傳統剪紙藝術傳承人林遠高老師為内蒙古大學考察團講解《坡芽歌書》。本次展覽通過剪紙來展示《坡芽歌書》的81幅原始圖畫文字,展現壯族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富甯壯族“坡芽情歌”。
本次交流活動,有利于促進三方友好合作,進一步推動南北民族間語言文化交往、交流、融通,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初審:劉婕 複審:康忠德 終審:陸曉芹 編輯:杜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