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試論平話在漢語方言中的地位.語言研究.1996
釋“圩(墟、虛)”.民族語文.2003
壯族民歌與越南越族民歌韻律結構之比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4
葡萄平話名詞後綴la33及甯遠平話名詞後綴tə、lə本字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5
中國京語的變異.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
關于“五色話”的歸屬問題.語言研究.2008
喃字對古壯字的影響.民族語文.2011
關于越南語漢語借詞的分類問題.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哲社版).2012
古壯字中的喃字借字考.三月三(民語版).2013
壯語金龍岱話差比句研究.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哲社版).2021
漢越語關系詞聲母系統研究.獨著.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
壯族人學習普通話語音難點突破.第二作者.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
京語研究.獨著.廣西民族出版社.2009
五色話研究.第二作者.民族出版社.2011
中國京語詞典.獨著.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5
國外壯侗語族語言詞彙集.第一作者.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9
南甯平話詞典.第二作者.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東南亞語言漢語借詞研究.第一作者.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第一作者.廣西民族出版社.2021
2016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南方少數民族類漢字及其文獻保護與傳承研究”(16ZDA203)
2012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東南亞語言漢語借詞研究”(12BYY058)
2006年著作《漢越語關系詞聲母系統研究》獲廣西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獨著)
2010年專著《京語研究》獲廣西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獨著)
2012年專著《五色話研究》獲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排名第二)
2020年專著《國外壯侗語族語言詞彙集》獲廣西第16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排名第一)
2017年教學成果“面向東南亞漢語國際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14年3月、2018年8月被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聘為第三批、第七批“廣西特聘專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崗)
2014年4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授予“廣西五一勞動獎章”
2019年1月入選第一批廣西高層次人才,(C層次)
2019年1月入選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