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少數民族“新民歌”創作與現代民族國家共同感的發生.廣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
當代詩歌刺點及“刺點詩”的價值及可能.當代作家評論.2019年第3期
審美創意與形上營銷——新世紀以來中國藝術電影新發展述評.藝術百家.2018年第3期
重論洛夫《石室之死亡》.華文文學.2018年第4期
現代雜技的創作與“雜技劇”轉型——以廣西大型壯族雜技劇《百鳥衣》為例.南方文壇.2018年第4期
韋其麟及其詩歌創作對廣西現代詩歌的影響探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
當代詩歌:詩性言說與詩學探索.學習與探索.2017年第10期
20世紀90年代女性詩歌的身體書寫及文化虛無——以翟永明詩歌為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2017年第2期
從“再現”返回“表現”——論當代詩寫誤區及回歸.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6期
詩體通感與通感修辭——詩歌符号學之視角.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第2期
反諷時代的孤寂詩寫——當代詩歌話語研究.獨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2
走向反諷叙事——20世紀80年代詩歌的符号學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
20世紀90年代詩歌身體書寫的符号學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15
“獨自走上我的赤道”——海子“大詩”谫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當代詩歌超驗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多民族文化視野下的新世紀廣西詩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2017年主持國家社科藝術學基金項目“中國當代雜技創作研究”(17BE093)
2008年主持且完成廣西哲學社科重點課題”‘邊緣’與‘中心’的對話及互動——廣西電影地圖的重心置換和位移”(08CZW001)
2015年主持廣西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新世紀以來的廣西詩歌研究“(15BZW005),一般項目
2015年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教改一般項目“《寫作學》課程的‘創意寫作’轉型與實踐”(2015JGA188)
2016年論文《表意實踐與現代轉型——以廣西為例的雜技藝術考察》發表于北大核心期刊《四川戲劇》(2015年第12期),獲廣西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2017年論文《詩體通感與通感修辭——詩歌符号學之視角》發表《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第2期,獲《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