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雜覽時看》《滇南同音字彙》中雲南方言的入聲.方言.2023年第4期.
清代契約文書音借字反映的滇中地區“尖團合流”現象.語言學論叢.2023年第4期
清代滇中契約文書的音借字及其反映的方音現象.語言研究.2021年第3期
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雲、以、影三母的關系.語言研究.2021年第2期.
再論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的演變.勵耘語言學刊.2020年第1輯.
敦煌文獻曾通二攝之間的同音互代現象.語言學論叢.2018年總第57輯.
唐五代西北方音見系開口二等演變考.敦煌研究.2017年第6期.
《通鑒釋文》所見宋代四川方音韻母特點.語言研究.2014年第2期.
《資治通鑒釋文》所反映的宋代“濁音清化”.古漢語研究.2012年第1期.
從《韻會定正》看元末明初通語韻母的幾項發展.語言研究.2011年第4期.
2020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清代雲南漢語方音研究”(20BYY050),主持,在研
2016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資治通鑒釋文》音系研究”(16XJA740001),主持,結項
2014年主持雲南省哲社規劃項目“近八十年來昆明方音的演變”(YB2014082),主持,結項
2020年獲雲南省第二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014年獲雲南省第十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