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教育 > 正文

探尋柳州曆史、傳承文化基因——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022級漢語言文學2班學生赴柳州開展研學活動

日期:2024年11月28日 來源: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作者:楊文靜 攝影:羅麗梅 成佳宇


為深入感受柳州的人文曆史魅力,體驗地方文化深厚的曆史底蘊,11月16-17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022級漢語言文學2班部分學生在班主任李惠玲老師以及研究生助理張婧、羅麗梅學姐的帶領下,來到柳州市,開展為期兩天的研學之旅。

11月16日上午,研學團隊來到柳州博物館,柳州博物館是一座擁有先進設施與現代化功能的綜合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以其典雅厚重的建築風格和豐富多樣的館藏文物,成為了解柳州曆史與文化的重要窗口。團隊成員通過參觀曆史館、民族館、扇面書畫展等多個展廳,深入感受到了柳州這座城市的曆史底蘊,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的勞動人民創造與傳承下來的優秀曆史文化,激勵着後人繼續為建設更美好的家園貢獻智慧與力量。

下午,團隊成員來到柳侯祠,伫立在柳侯祠内,目光所及,那些镌刻着柳宗元生平事迹的石碑與文物,猶如時光的見證人,向我們訴說着柳宗元的故事。政治上的失意并沒有将他打敗,反而更加激發出了他對生命價值的深刻思考和為民謀利的奉獻精神。辦學堂、挖水井、修寺廟、解放奴隸等,不僅改善了柳州人民的生活環境,更以實際行動诠釋了文人大夫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這也激勵着我們,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取決于職位的高低,并不取決于自己身處何地,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所學,為國家、為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荔子碑重建柑香亭碑記

接着,團隊成員登上柳州古城城樓,繼續探尋柳宗元的足迹。東門城樓以其古樸雄渾的氣質,為我們訴說着千百年來的滄桑巨變。登高憑欄,我們仿佛看到了柳宗元在此寫下“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回腸”時的愁苦與思鄉之情,如今層疊的遠山連綿起伏,清澈的柳江九轉千回,為我們訴說着柳州千百年來的曆史。緊接着,團隊成員來到東門往事展館,感受柳州這座古城的曆史發展。館内不大,卻收藏了各種珍貴的曆史資料。一張張老照片,就像一個時光隧道的入口,将我們帶回到了那一個個往事之中。東門往事展館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着過去、現在與未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現在,展望未來。

團隊成員在柳州東門城樓合影留念

17日,團隊成員來到柳州工業博物館,一進入館内,映入眼前的就是兩側栩栩如生的浮雕,生動展示了柳州工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工業生産活動場景,讓人仿佛穿越回到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館内展示了大量珍貴的曆史照片以及工業模型,為我們展示了柳州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曆程。柳州工業博物館不僅展現了柳州工業輝煌的曆史,更展示着柳州勞動人民在工業發展過程中的智慧與勇氣,激勵着我們以自己所學,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新的貢獻。

團隊成員在柳州工業博物館合影留念

本次研學活動通過實地考察,團隊成員更加深入了解柳州的曆史變遷與文化傳承,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深刻體會到了本土文化的魅力與價值。在未來,團隊成員也将進一步身體力行地踐行“博物求知”的研學精神。

(初審:朱映運 複審:範潇潇 終審:陸曉芹 編輯:梁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