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工 > 正文

【基層就業先鋒】陸彩怡:教育之路,矢志不渝

日期:2024年09月12日 來源:“壯瑤之行,探夢未來”團隊 作者:羅潔妮 攝影:“壯瑤之行,探夢未來”團隊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向未來。我校優秀校友陸彩怡于2020年畢業後,順利入職田東縣林逢鎮濱江學校(高中部)。工作以來,陸彩怡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始終抱着強烈的責任感和高漲的工作熱情,孜孜不倦地耕耘,深受學生、同事、領導的好評。

實幹擔當,用初心堅守崗位

陸彩怡工作照

“把身邊的小事做好,把應盡的責任落實”,這是陸彩怡嚴于律己的工作準則。任職以來,陸彩怡不僅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師,還擔任班主任一職。陸彩怡的日常工作以教育教學為核心,此外還有許多與之相關的瑣事需要處理。具體來說,除了日常的備課、授課及學生輔導之外,陸彩怡還需要負責組織一些課外活動,旨在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陸彩怡還需要參與各種專業培訓和學習,不斷充實知識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和教育事業。繁重的日常工作使得陸彩怡不得不學會高效利用時間,如高效備課、撰寫教案等,以确保工作任務的完成。

愛之愈深,則敬之愈真。在教育事業上,陸彩怡始終懷揣着一顆愛生敬生的初心,關懷着每一位班上的學生。關于陸彩怡班上曾在2022年7月百色市舉辦的“青春獻禮二十大,助學築夢鑄信念”資助主題征文比賽中榮獲高中組一等獎的梁仰同學,陸彩怡說道:“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有過放棄的想法,我耐心地鼓勵他堅持下去、勇于突破,在他遇到瓶頸時,适時給予他一些寫作思路,一篇好文章終于在千錘萬磨中應運而生。”正是因為有了陸彩怡的支持與鼓勵,班上的學生才會相信自己,不斷突破自己,取得更大的突破。

心系學生,用熱心教書育人

陸彩怡始終認為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師生交往中的黏合劑,作為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

陸彩怡在訪談中談到,在教育工作中,她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班級裡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的學生。濱江學校是一所鄉鎮學校,學生幾乎來自農村,學習基礎薄弱,學生存在不良習慣較多。這些學生可能非常叛逆,甚至有些還存在抑郁等心理問題。為了這類學生能有一個光明的前途,陸彩怡首先做的就是深入了解他們的内心世界,探究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陸彩怡還會耐心細緻地與他們溝通,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解開他們的心結。希望讓學生感到溫暖、關懷,解開内心的心結,不斷向上成長。有時候僅僅依靠老師的努力是不夠的,對于那些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陸彩怡還會積極地與家長緊密溝通合作,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陸彩怡認為家校共育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和協作,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渡過難關。陸彩怡班裡曾有一個男同學幾乎被全班排擠,針對這個事情陸彩怡及時了解情況,分别找那位男同學、同宿舍的舍友、舍長以及班上的一些學生談話,找到問題所在,及時解決問題。

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基層教師工作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多,尤其是面對來自農村、單親家庭的學生,他們可能伴有心理問題或不良習慣。這種教學環境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快速鍛煉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雖然陸彩怡的大學學習與當前工作不直接相關,尤其是秘書學專業更側重于文秘和行政,較少涉及教育實踐。但她迎難而上,始終不放棄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職業目标。陸彩怡深知自身在多個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她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在日常的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堅持自學業務,大量訂閱教學刊物,認真做好筆記,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規律,大膽采用新的教學手段。經常在空餘時間向同科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借鑒同行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水平。同時積極參加各個公開研讨課,鍛煉培養自己的教學技能。除了本職的教學工作,陸彩怡還積極參與學校其他事務,豐富自己的閱曆和經驗。比如在學校各種活動中擔任主持人,參加田東縣經典誦讀大賽榮獲教師集體組二等獎和指導老師獎等。憑着陸彩怡對工作的熱愛,她被授予校級“工會積極分子”的榮譽稱号。

陸彩怡工作照

作為基層教師的陸彩怡順利地送走了第一批畢業生,讓孩子們都如願以償地上了大學。課上,陸彩怡用生動地講解,将知識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間。課後,耐心輔導,為學生答疑解惑。她以愛心呵護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她精心備課,心中有着強烈的責任感,為了學生的未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水平。辛勤工作傳授知識的同時,她還教會學生許多做人的道理。她不僅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未來教育事業的中流砥柱。她将繼續在教育之路上努力,踐行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祖國負責,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諾言,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卓越,以愛崗敬業的精神創造不凡。這種美麗如同日出日落,永不停息。初審:高欣言 複審:範潇潇 終審:陸曉芹 編輯:龍玥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