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9日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言文行遠”學術講座之第九十四講在博文樓一教一梯順利舉辦。此次講座的主題為“漢字對民族古文字創制與書寫的影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孫伯君研究員主講,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陸曉芹教授主持,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部分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到場聆聽。
講座現場
孫伯君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是民族古籍文字研究的重要專家。講座開始前,陸曉芹副院長為孫伯君研究員頒發民族語言文字與古籍研究人才培養基地專家聘書。通過聘請專家,促進我校民族古籍文字人才的培養。
孫伯君研究員講座
陸曉芹副院長為孫伯君研究員頒發聘書
講座過程中,孫伯君研究員首先介紹了中國民族古文字的數量、定義及其分類,并以納西東巴文、納西哥巴文、爾蘇沙巴文、傈僳音節文字、水書、吉木家支古彜文、坡芽歌書等幾種古老的自源文字為例,重點介紹了“助記符号”的特點。其次,就“少數民族為什麼創制文字?為什麼仿照漢字創制文字?”“民族文字如何借用、仿制漢字?”“漢字對民族古文字創制的影響”“漢字對八思八字創制的影響”“漢字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對民族文字創制的影響”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并結合了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字、古壯字、方塊白文等民族文字的相關研究展開論述,豐富了大家對民族古文字的系統了解。最後,孫伯君研究員以《番漢合時掌中珠》的“序言”為例,介紹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在民族古籍中的生動體現。講座現場,同學們就民族古文字研究方法的相關問題進行互動請教,孫伯君研究員結合自身研究經曆為大家答疑解惑。
講座最後,陸曉芹教授對孫伯君研究員的報告進行了總結并表達了感謝,認為本次報告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方法論意義,不僅豐富了大家對民族古文字與漢字關系的認識,同時還為老師和同學們的學術研究帶來了啟發,是一次重要的學術盛宴。講座在師生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初審:藍盛 複審:朱映運 終審:陸曉芹 編輯:許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