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言文行遠”學術講座之一百一十二 :“戲劇文本的細讀問題——以曹禺的《雷雨》和契诃夫的《海鷗》為例”

日期:2024年12月11日 來源: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作者:談心 攝影:易汝玺

12月10日下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言文行遠”學術講座第一百一十二講在博文樓一教一梯教室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的主題為“戲劇文本的細讀問題——以曹禺的《雷雨》和契诃夫的《海鷗》為例”,由南京大學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戲劇影視藝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陸炜主講,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楊荔斌副教授主持。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範秀娟教授、黃玲教授、馬衛華副教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部分碩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到場聆聽。

陸炜教授

講座伊始,陸炜教授談到戲劇文本細讀是一種實踐課題,細讀分為欣賞性細讀和研究性細讀兩種,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細讀藝術的豐富内涵。陸教授從個人與戲劇深厚緣分的經曆,特别引出戲劇文本研究性細讀的兩條經驗,即要具有自由的心靈和豐富的知識。繼而以曹禺的《雷雨》為例,不僅展示了如何不受既定的、流行的觀念所束縛,以自由的心靈來細讀戲劇文本,以期對既有的研究予以重新審視、對戲劇主題予以重新發現,而且明示了四條重要的戲劇文本細讀技巧:要挖掘潛台詞、不要放過自己的疑問、解決疑問要運用邏輯思維、要重視作家的創作自述。又以契诃夫的《海鷗》為例,通過說明細讀戲劇文本需要對作為國家和民族的俄羅斯和身為作家的契诃夫具有充分的了解,以此強調豐富的曆史知識、文化知識、文藝知識對于戲劇文本細讀的重要性。

在提問環節中,針對《雷雨》巡演中觀衆笑場的問題,陸教授認為這可能與觀衆對劇作理解不夠深入有關,時代阻隔和審美差異都會導緻觀衆無法完全進入劇情。最後,陸教授以《初步舉證》為例,探讨了承接外國戲劇時的文化過濾問題,鼓勵在座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講座現場

合影

本次講座讓聽衆對戲劇文學的細讀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開拓了學術視野,豐富了研究認知,由戲劇文本細讀所突顯的學術研究的獨立性、反思性、批判性,必須不斷加以堅持和深化。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完美落幕。(初審:楊荔斌 複審:康忠德 終審:陸曉芹 編輯:石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