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四功五法”展戲韻,非遺薪火續經典——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日期:2025年04月07日 來源: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作者:吳桐 攝影:吳桐


為深化非遺文化傳承,提升青年學子的戲曲藝術素養,4月2日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言文行遠”學術講座第三十八講暨第三屆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産周“大師來了”非遺大講堂活動在科技樓報告廳舉行。

梁素梅發表演講

講座特邀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粵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素梅擔任主講,南甯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趙岚、非物質文化遺産部副主任陸瑩瑩和旅遊局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參與,通過理論講授、示範展演與互動體驗三個環節,全方位展現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梁素梅老師以“戲曲演員的根基修煉”為主題,結合從業四十餘載的經驗,分述“唱、念、做、打”四門基本功的核心要領。在“唱”的解析中,她選取李白《靜夜思》詩句,現場示範如何通過拖腔、顫音處理,将文字轉化為聲腔藝術,展現粵劇韻白與口語吟誦的節奏差異。她現場講解戲曲“四功五法”,通過婉轉的戲韻處理與細膩的情感表達,讓觀衆直觀感受“依字行腔”的藝術規律。

梁素梅現場教學水袖(右一)

助教楊飛鵬示範折扇(右二)

助教馬雙穎一對一校正動作(右二)

在現場互動環節,梁素梅老師攜助教楊飛鵬、馬雙穎開展沉浸式教學。花槍、大刀、水袖、折扇等戲曲道具輪番登場,助教團隊通過“勾、挑、沖、揚”等十餘種技法,展現戲曲身段組合,诠釋“無動不舞”的舞台美學。她邀請學生觀衆登台學習水袖抛接、折扇開合等技法,并依次校正動作角度。近20名體驗者在助教帶領下分組操練,通過青年學子的深度參與,讓傳統藝術可觸可感,為非遺傳播注入活力。

合影

活動尾聲,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陸曉芹與梁素梅老師共同寄語青年學子,呼籲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戲曲文化精粹,傳承粵劇非遺薪火,勇擔文化傳承使命。

(初審:朱映運 複審:吳先源 終審:陸曉芹 編輯:楊長宇)